曹操是奸贼还是英雄?看《三国志》怎样说,有《述志令》还原真相
曹操是奸贼还是英雄?看《三国志》怎样说,有《述志令》还原真相
很久以来,在文学和戏曲等领域里,曹操被戴了顶乌黑的黑帽子:挟天子令诸侯的汉贼,滥杀无辜的绝顶坏人。于是,戏曲里的曹操,总被抹上白脸以示奸臣。
曹操的恶名,主要来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因为这本书把刘备为首的蜀国作为正义一方,孙权的吴国多数情况下是蜀国盟友,而与之对立的魏国和曹操,则成了“货真价实”的反动派一方。
但是,《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其中虚构的成分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桃园三结义”在《三国志》中根本没有,比如诸葛亮的诸多计谋,像空城计等等都是罗贯中虚构的。再比如三英战吕布是虚拟,温酒斩华雄根本背离事实——华雄实为孙坚所杀,曹操献刀杀董卓也是子虚乌有,所谓貂蝉这个著名美女,只是借用了董卓的一个小妾……
罗贯中之所以要这样写,自然是为了小说精彩好看,吸引力强。否则这本书也不会流传如此之广,传承如此久远。
但是,当我们翻开陈寿的《三国志》,尤其是裴松之做注的《三国志》,看到的却是另一些景象。裴松之还引用了同时代其他历史著作,更佐证和丰富了曹操的历史形象。
《三国志》完全以曹操一方作为正统。不但开篇以魏国为首,且描写魏国的足有三十卷,蜀国只有十五卷,吴国为二十卷。在《三国志》中我们看到的许多事实,与《三国演义》完全不同。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自然可信度极高。
依据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曹操究竟何等摸样?
曹操
三国志
一.虽聪颖顽皮,但刚正不阿
儿时的曹操是个顽皮孩子。但顽皮中却透露着他的聪慧与狡黠。
比如,他小时调皮捣蛋,四处游逛,被叔叔看到后告知父亲。于是曹操很烦叔叔。有一次见到叔叔,他就假装嘴歪眼斜倒在地上。叔叔问他怎么了,曹操说:“我中风了。”叔父急忙告知他父亲。父亲来了,曹操便站立如常。父亲问:“叔父不是说你中风了吗,怎么回事?”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可能因为叔父烦我,故意说我坏话吧。”经他这么一挑拨,以后叔叔再对父亲说曹操坏话,父亲就不怎么听了,于是曹操更加放荡自在了。
另一件事索引于《世说新语》,讲的是曹操和袁绍俩哥们儿少年时,曾于晚上跑到一家新婚人家里,贼喊捉贼引开家人抢劫新娘子。逃跑时哥俩遭遇追赶,袁绍陷在荆棘丛里出不来了。曹操心急如焚地指着袁绍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听闻大惊,一使劲儿便挣脱出来了,俩人终于安全逃脱。此事说明年少时的曹操即有临危应变的能力。
袁绍曹操抢新娘之逃跑
曹操这种反应能力,在他后来的人生中也有展现。某一次他被吕布的骑兵追赶时,不认识他的兵问他哪个是曹操。他立即指着前面说:“乘黄马逃跑的那人就是。”骑兵于是去追捕骑黄马之人。另外还有人所共知的“望梅止渴”的成语......
小时候调皮归调皮,长大后的曹操却是正人君子。
曹操博览群书,特别是诸家兵法。他写了《兵书接要》,还为《孙武兵法》十三篇写了注,这可不是普通愚顽少年所为。他也曾悄悄翻墙进入中长侍张让的府中行刺,虽未得手,但自己敏捷逃出,可见其身手不凡。张让是个为人切齿痛恨的宦官。
当曹操终于被“举孝廉“走上仕途后,果然表现不凡。
青年曹操
20岁的曹操,担任了负责洛阳北城区的北部尉,可能相当于北京某派出所所长或公安分局局长吧。他立刻展现出雷厉风行严峻果断的作风,在官署门口放置了十多根五色棒威慑不法之徒。大宦官蹇硕的叔叔因在娱乐场所消费后违禁夜行,被曹操依律用五色棒乱棒打死,曹操于是名噪一时。
曹操见朝廷内恶人当道为非作歹,曾上书皇帝清查但并未见效。后因镇压黄巾军有功,曹操由骑都尉升任济南国(下辖十余县)国相。这个国相握有实权,三年内嫉恶如仇的曹操,大刀阔斧整饬了贪赃枉法的县令们:十县县令一次“奏免其八”。同时 他大力铲除愚弄百姓之奸邪鬼神之事,使得济南面貌一新。
由此可见步入官场后的曹操,俨然一个铁面无私的“曹青天”。
曹操被朝廷征为议郎后,不想与奸佞官员为伍,于是假称有疾告归乡里。附近一帮官员异想天开要废立皇上,曹操知其不可为绝不参与。后来这帮人果然事败人亡,足见曹操明辨事理。
二. 乱世成中流砥柱,只作周公不称帝
汉末朝廷大乱,宦官大臣互相残杀,并且引狼入室——把董卓这个“土匪+暴君”引入朝廷,于是进一步造成了“天下大乱”。
董卓杀了何太后及被废的弘农王,同时任命了一些官员,曹操被任命为骁骑校尉。曹操不想助这种虎狼之人为孽,于是连夜逃离皇城。他回到陈留后散尽家财招募义兵,统领军队准备征讨董卓。
中原十几路诸侯在酸枣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曹操参与了这次集体行动。但让他失望的是,为首的盟主袁绍并没有立即带领诸侯们发兵讨伐董卓,而是天天聚在一起喝酒高谈阔论。他们一个个都想保存实力,从而勾心斗角……曹操屡劝他们与董卓交战,但没人相应。袁绍还密谋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曹操因知不可行拒绝参与。最后,真正与董卓的西凉兵打仗的,只有曹操手下的兵,以及孙坚所率的部队。
虽然曹操与董卓部下徐荣对阵失败(他被箭羽射中差点送命),但足以说明曹操敢于行动不尚空谈。眼见这帮诸侯们成不了大事,曹操只有自己努力成事了。于是他扯起大旗募兵。他先后与袁术、吕布等人大战,屡屡得胜。后来与陶谦因杀父之仇大战,背上第一个“恶名”——屠徐州城“。对此《三国志》所用的词汇是”所过多所残戮“,并不像后来某些史书所列屠杀”数十万人,引得泗水不流“。
乱世之中,曹操凭自己聪慧的政治判断能力,以及超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很快扫平了北方诸侯,称霸几乎半个中原。
征战中的曹操
曹操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挟天子令诸侯“了。
董卓被杀后,汉献帝返回洛阳。此时距离洛阳最近的是袁绍,他最有条件“挟天子令诸侯“,况且他”四世三公“出身的高干子弟威严还在。可是,他却不愿意”侍奉“天子——怕惹麻烦,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曹操头上。曹操力排众议(他手下也有反对者),坚决保护和迎驾小皇帝。之后袁绍追悔莫及。小皇帝虽然看似只是个摆设,但他毕竟是汉家天下的象征,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威。
所以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并不是他刻意抢夺,而是天意如此。由此可见曹操的政治智慧多么高超。袁绍(更别提袁术了)与之相比,根本就是望尘莫及。
曹操虽已把汉献帝捏在手里,但他从未想过取而代之——废了献帝改朝换代。虽然这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原因何在?多年之后,他在自述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述志令》)中明明白白地表明了心迹:
1. 曹操当初进入仕途时,人生目标就是做一个“征西大将军“。他在《述志令》中写道:最初设想自己死后的墓碑上题字为:“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所以他喜欢阅读兵书,研究战法。当丞相、掌握朝政大权,都是他从未想过的事。他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2. 曹操在文章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接着又说,可能有的人看到我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3. 接着,他先列出周文王的榜样:“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他觉的自己目前的情况很像周文王。他又举了齐桓公、晋文公的例子,他们所以能流芳后世,盖因他们一直尊崇周天子。他说自己被乐毅和蒙恬忠贞勤王的话语感动得流泪。自己现在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可以背叛朝庭,但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
这篇文章很好地诠释了曹操不称帝的根本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史实也能佐证这一点。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和荆州牧。孙权遣使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群臣后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也乘机劝曹操称帝。曹操却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我若有天命在身,那就是做周文王的命(称帝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尽管后人一直在讨论曹操没有篡位称帝的原因,大多数判断是因为条件不成熟等。可是,从曹操自述心迹的文章可以看出,曹操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企图,他一生都以大汉臣子为己任。
曹操与汉献帝
至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后立即改朝称帝,绝不是曹操的本意。
三. 才华横溢流传百世,开创魏晋文章风骨
《三国志》告诉我们,曹操的过人才华和优秀品德,表现在很多方面。
在汉末这个特殊年代,形成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曹操作为有胆有识、且又正直不阿的人,于混乱中走出了自己为国为民坚定不移的从军之路。他的家国情怀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挟天子令诸侯“,我以为不但不是曹操的污点,反而是他为汉朝、为国家撑起了一片天。“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是曹操的心迹,也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为官任上,他惩办豪强,撤职贪官,尽力创造着清白的地方官场。
他悉心钻研兵书,结合实际用兵,不但统一了北方,还瓦解和消灭了侵犯边疆的外来异族——比如匈奴和乌桓,同时收编了太平道、五斗米道等等。同时他唯才是举,多次发布“求贤令”,不计前嫌网罗人才。
刘备能够割据一方,主要依靠的是他的汉王朝后裔正统身份,以及他具有儒雅宽厚待人、能够吸引人才的绝招;东吴孙权靠的是祖传家业,以及南方的有利地势。曹操则靠的是自己文武双全的才华,以及对汉朝的赤胆忠心。他也有谋士军师,但他更有自己的分析和决断。
军垦屯田,这是曹操的一大壮举。战争时期后勤保障十分重要。曹操深知这一点,于是采取募民屯田的方法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他还在政策上扶持自耕农,兴修水利,使得北方农村形势大好。
戎马倥偬的同时,曹操也十分热爱文学。在当时的邺城铜雀台,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建安文学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操。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其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龟虽寿》展现的则是他壮怀激烈的心胸……
“诗言志”。读他的诗,你就能感觉这绝不是一个满怀私心、蝇营狗苟的卑劣小人所能写出来的。
行军途中观沧海
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主席还在他的祠《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无疑是十分佩服曹操的。
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评价曹操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四. 曹操的“恶行“不完全属实,其中很多经不起推敲
关于曹操的“恶行”,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人们觉得凭这些“黑历史”,曹操无论如何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我们去翻翻故纸堆,看看曹操的“恶行”吧。
1. 杀害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历史上第一个最为人愤怒的实事。但真相如何呢?
《三国志.魏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这里说的是曹操经过吕伯奢家时,他本人不在,儿子与其他宾客企图劫持曹操,掠夺财物,这才使得曹操大开杀戒。如果属实,这完全就是正当防卫。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后面这两篇文章,都是描述曹操怀疑吕伯奢儿子们要害己,所以先下手为强杀了他们。尤其孙盛“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演变成赤裸裸的无辜杀人有理论。这句话是否曹操说的,其实很难证实。但曹操的“恶行”就因此被“落实”了。
如今看来,假如《三国志.魏书》描写为真,那么曹操就被冤枉了!无论如何曹操并非无故杀人——他再狠,也不至于一点疑心或莫名其妙就杀人吧?
2. 诛杀边让,华佗,杨修:
曹操杀边让是确实的。对此,裴松之所注《三国志》引用了吴国人《曹瞒传》中的表述:“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
曹操与杨修
杀边让的原因何在?仅仅言语对曹操表示不满,就杀了人家?
当时曹操通过剿灭黄巾军,收编了三十万降卒,又提取六万人组建了青州军。包括家属在内,曹操所接纳的人口多达百万。这些人都到了兖州,致使当地粮食短缺,因此造成士族豪绅强烈不满。边让在兖州威望最高,他作为代表剧烈谩骂诋毁曹操。曹操只能动粗吓唬边让一伙,最终无奈,他杀了边让和一些剧烈反对的人。陈宫、张邈兄弟背叛曹操的原因也在于此。
杀杨修,主要是因为一来杨修恃才傲物,二来杨修参与曹操确立继承人——支持曹植。曹操恐怕自己身后引起麻烦,为绝后患杀了曹植的老师杨修。
杀华佗,是因为华佗为曹操治疗过一次以后,拒不应召前来,等于欺骗曹操。他还说要开颅等等,让曹操心怀怨愤和恐惧,因此下手。
不能说曹操杀这些人是对的,但他杀人确有一定的原因。
3. 多次屠城:包括徐州,宛城,邺城等等。
曹操作为一个军事统帅,指挥战争中杀人这是必然的。但是,曹操屠城这些事件中疑点很多,史料中对于曹操屠城的记录很不详细。曹操并不是盲目地为了屠杀而屠杀。他与董卓这种残暴军阀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想想看,曹操率队行军时,曾经因为自己的战马踩坏了麦苗违反军纪,就“割发代首”,如此严以律己之人,怎可能动辄杀害无辜百姓?
总而言之,我以为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著名人物。他的功绩不容抹杀。即使其确有罪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远大于过失——他究竟还是一个民族英雄。
欢迎关注我——虞思桐。以上是我对曹操的一些浅见。皆为本人原创观点。若有不妥欢迎留言讨论。
#三国志#
-
- 回顾药家鑫案:大学生驾车撞人刺死伤者,原生家庭的教育值得深思
-
2025-02-08 22:19:34
-
- 邵乔茵:千金小姐下嫁秦汉,因林青霞插足离婚,单身数年活成女王
-
2025-02-08 22:17:18
-
- 茜茜公主扮演者罗密:14岁独子离世10个月后,43岁的她也香消玉殒
-
2025-02-08 22:15:02
-
- 李世民的女人都有谁?李世民和项羽同为贵族可为何结果大不同?
-
2025-02-08 22:12:46
-
- 日本免税店超强攻略 机场市区一网打尽
-
2025-01-18 16:30:40
-
- 你见过哪些疯狂的吸血蚂蟥
-
2025-01-18 16:28:23
-
- 快来制作自己的绘本呀!50 个Little Stories
-
2025-01-18 16:26:08
-
- 经典的自嘲诗,你最喜欢哪首?
-
2025-01-18 16:23:52
-
- 何洁没离婚还家暴赫子铭?知情人爆料是蓄意抹黑还是路见不平
-
2025-01-18 16:21:36
-
- 广东人真的什么都吃吗?90后给你想要的答案
-
2025-01-18 16:19:20
-
- 狗奴挑衅警方:整个济南没人能动我的狗,把人撕碎了我也赔得起
-
2025-01-18 16:17:04
-
- 安徽十大必吃美食排名,你认可吗?
-
2025-01-18 16:14:48
-
- “一带一路”晚宴菜品有哪些?
-
2025-01-18 16:12:31
-
- 骁龙835强于骁龙710,为什么厂商却更倾向于骁龙710?看完秒懂
-
2025-01-18 16:10:15
-
- 迪丽热巴邓伦一千零一夜超甜剧照流出,网友:坐等开播吃狗粮!
-
2025-01-17 21:49:15
-
- 「美在老于家」昆曲名家于雪娇
-
2025-01-17 21:46:58
-
- 双喜临门!吴京中秋节宣布谢楠二胎产子,一家四口握拳同框超有爱
-
2025-01-17 21:44:42
-
- 跑男晒出的鹿晗、热巴的这些动图,凑在一起竟像是恋人的日常照!
-
2025-01-17 21:42:26
-
- 欧铂丽现状:欧铂丽最新设计趋势与产品系列
-
2025-01-17 21:40:10
-
- 明星的王者ID:杨幂是狐狸,鹿晗是口头禅,关晓彤的太自恋!
-
2025-01-17 21: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