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魏延子午谷之谜:蜀汉北伐的背后真相揭秘

2025-04-15 08:39 来源:尚腻网 点击:

魏延子午谷之谜:蜀汉北伐的背后真相揭秘

子午谷,这个名字似乎经常挂在嘴边,但很多人却将其简单地视为北伐中的一道障碍

然而,对于子午谷的真实了解又有多少呢?为了深入探究子午谷,我们首先需要回顾北伐的背景。

北伐背景与地理障碍

从三顾茅庐到百帝托孤,诸葛村夫致力于一个目标,那就是重振我大汉江山。

然而,蜀汉的根据地位于偏远的益州,国力远不及魏国,难以实现梦想中的汉室复兴。

就像世纪帝国游戏中的地图占领一样,如果对方已经占领了地图,资源采集量就会远远超过你,最终可能被压倒。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扩兵,运用军师的智谋,向对方施加压力,夺取更多的领地。

现实也是如此,这正是蜀汉北伐的紧迫背景。

从北伐的出发地汉中到目的地长安,中间被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的秦岭所隔开,成为两地巨大的障碍。

在地图上看,它就像是一道无法穿越的墙,然而这并不是密不透风的。

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陇山为南北分界,分为陇西(或称陇右)和陇东。

再进一步细分,共有5条通道,其中平路有两条,山路有3条。从地图上看,后面的三条山路离长安都较近,然而诸葛亮更喜欢选择平坦的大路,更倾向于绕远路。

诸葛亮与魏延的策略对比

简而言之,诸葛亮的个性是谨慎的,他生平避免冒险,投资理财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稳妥的方式。

因此,他在战术上相对保守,擅长阵地战,即一边打仗一边精耕细作,不喜欢快攻,担心经济无法跟上。

陇右的地势平坦,适合农耕且资源丰富,就像是一个世界帝国。在这里,你的骑兵成本比其他地方便宜50%,因为实际上陇右是马的产地,对于缺乏骑兵的蜀国而言,这具有很大吸引力

另一条通往长安的山路崎岖难行,虽然离长安较近,但难以供给,更不可能在那里屯田。

然而,对于山路派的支持者,近就足够了,就如同我们的主角魏延。与热衷种田的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魏延是一个喜欢快攻的玩家,追求迅速,力争在敌人站稳脚步之前进行快速打击。

魏延子午谷计划分析

根据魏略的记载,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计划如下:

首先,魏延领导五千精兵外加五千杂兵,走子午谷道十天抵达长安。

其次,长安的魏将夏侯楙,魏延认为他智商堪忧,一听到我来了就应该立即搭船逃跑,无需交战。

第三,长安城内有足够的粮食,可以支持20天,而诸葛亮陆续将大军的粮草送到长安。然而,当时诸葛亮反对此计划,认为风险太高,连司马懿都表示诸葛亮是个不喜欢冒险的人。

那么,究竟哪一点风险较高呢?

首先,蜀汉覆亡时人口仅有94万,而诸葛亮北伐时人口更少,据统计,整个蜀汉国家的兵马不到10万,绝对不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夷陵之战中刘皇叔起兵75万的壮举,那只是夸大其词

因此,这五千精兵战斗外加五千杂兵,占据全国人口的1%,为了一个冒险计划牺牲如此多人是否划算,值得深思。

此外,魏延的补给方案也值得质疑。根据北宋沈瓜《梦溪笔谈》的计算,在后勤1:1的情况下,大致可以支持18天,因此来回就是9天。

魏延提到的10天显然没有考虑到后路,试图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获胜

假设魏延成功率领5000精兵抵达长安城下,第二个前提是夏侯楙必须智商不足

夏侯楙在三国演义中的确是个智商欠佳的形象,为了突显诸葛丞相的英明神武,夏侯楙在第一次北伐中自愿送头,被王平打败,随后溃败逃亡。

史实记录显示他是夏侯惇的儿子,娶了曹操的女儿,与曹丕是好友,接替夏侯渊镇守长安,长安内养了不少酒店妹。

他并不喜欢亲自上阵,但在做生意方面颇有一套,也许是经营酒店的生意吧。

在诸葛亮北伐前,夏侯楙已经被调回中央任职,根本没有与蜀国交手的机会。因此,夏侯楙是否智商不足,并非由魏延说了算。

此外,长安作为百年古都,在两汉时期经过大力修缮,尽管曾经经历过一些破坏,但蜀国攻城能力相当糟糕

比如在第二次北伐中,面对陈仓城和几千守军,诸葛亮率领万军带着攻城塔和冲车等攻城武器,打了20多天也未能攻陷。

而魏延的轻装骑兵军队更不可能携带攻城武器,规模更小,装备更差,面对更大的长安城,他有可能成功吗?

假设魏延率领5,000精兵占领长安,第三个前提是守住长安20天。

历史事实证明这是相当困难的。17年前,马超曾攻下长安,随后守住潼关,但徐晃北渡黄河绕过潼关,直接出现在马超身后,与曹操一同夹击,将马超击败。

而攻长安的路线除了这两条外,还有一条武官道通往襄阳。

当年,马超的10万大军被曹操夹击溃败,如果魏延带领5,000精兵守卫长安,到时候曹征从正面攻打潼关,漳河北渡黄河,司马懿再从荆州走五关道,实施三面夹击,足以让魏延寸步难行。

而且别忘了,当时的陇右仍然是曹魏的地盘,郭淮也会增加存在感,形成四面夹击。到时候,魏延将会束手无策,魏国的骑兵速度是步兵为主的蜀国的三倍以上,短时间内诸葛亮的大军无法及时支援。

子午谷计划的可行性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且这些条件非常苛刻,一个比一个难以实现

然而,为何后来的人们如此喜欢谈论子午谷,不断讨论诸葛亮为何不听从魏延的建议呢?原因在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统统以失败告终。

但北伐的失败并不能代表魏延的子午谷计划会成功。经过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