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突围战:解放军损失三万余人

2025-04-20 05:43 来源:尚腻网 点击:

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突围战:解放军损失三万余人

1945年10月,从广东北返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与鄂豫边区的新四军第5师和从河南中部南下的嵩岳军区部队在豫西桐柏山区胜利会师,遂组建了中原军区,总兵力达62197人,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中原解放区一度发展到60多个县,由鄂豫、皖西、豫西、陕南、豫皖苏、桐柏、江汉七块战略区组成,人口5357万,土地6万多平方公里。

1946年5月,蒋介石还都南京。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人,那么中原地区就是心脏,中原军区就像一把刀子架在蒋介石的心窝旁边,他怎么都觉着不自在。早在中原军区成立之始,国民党第一战区胡宗南分兵一部,自西北沿陇海线两侧东进;第五战区刘峙所部,沿平津路两侧,自北向南进犯;第六战区的部队由鄂南北近,三方兵力达30万,不断蚕食着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采用堡垒战术,步步为营,一路上造碉堡,修战壕,在短暂的停战期还大搞战备。由于我军当时的实力还比较弱小,准备不足,而且当时还抱有和平统一的想法,只能逐步退让。1946年4月底,中原军区的5万多部队已经被压缩到方圆不足百里的鄂北小镇宣化店。

1946年6月,国民党终于撕下伪装和平的面具。刘汝明部整编第55师、68师和张岚锋部在曹县、民权、考城、兰封一线严阵以待;胡宗南部整编第15师、32师、38师、40师、85师、47旅和孙殿英部守卫安阳、新乡、洛阳,主力布置在新乡一线。孙震部整编第3师、41师、47师由北向南、整编66师由南向北推进。决定于6月26日,对中原军区发动进攻,决定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军区。

中原军区得到这个消息时,立刻准备突围,并向延安做了汇报。毛泽东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电令:同意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时机,并保机密。望希望团结,预祝你胜利。

对于突围而言,方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时南面都是国统区,中原军区可以向东、向北、向西三个方向突围。经过开会决定后,一致通过向西突围,因为西有秦岭、武当山等大片山区,遇到大股敌人,解放军部队可以迅速化整为零,然后再集中西进。但是这条路山多路险,所以决定再突围前将重武器全部抛弃,只要把人带出去就是胜利。

突围计划制定之后,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向往常一样派人去国民党部队交涉防区事宜,还到处刷写和平标语,以期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同时派出皮定均的一旅故意在宣化店东北泼陂河前沿加固工事,佯装成中原主力想在东线打一场恶战的态势。6月23日和24日,又命令皮定均的一旅在东线阵地上频繁调到,深夜在秘密向西转移,天亮后再公开向东开进,造成主力向东突围的假象。

6月24日开始,一切准备就绪,中原军区主力分成两路向西开始突围。李先念、王震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队和二纵队主力15000人为北路,王树声率一纵队主力和二纵15旅13000人为南路。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挺进大别山腹地,牵制敌人兵力。黄林率河南军区部队,在平汉路西侧掩护北路主力突围作战,皮定均率一旅吸引国民党主力。

实际上从1946年初,中央就有了决定尽力争取和平转移,如果和平转移不行就实行突围的计划。到了四月中旬,中原军区通过各种方法送走了3000名伤病员和地方干部,并复原了8000名战士。在6月份突围时,中原军区还有5万余人。

李先念在80年代初的谈话《关于编写五师战史和鄂豫边区革命史的几个问题》和《要正确评价中原突围》里,两次也都说最终保存了近两万人或两万多人。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中原突围最终保存了2万人,损失了3万余人。

损失最惨重的部队——鄂东独立二旅。

吴诚忠带领的鄂东独立二旅共6000余人,在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时,第2旅向东进入佛塔山地区,构筑阵地对敌展开阻击,狙击战打了三天,为主力撤退争取了时间,自己则被国民党军队团团包围。第2旅兵分三路成功突围,准备继续向东行军时,中央军委要求第2旅继续留在大别山打游击,牵制敌军。第2旅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全旅只剩下100余人。

损失最小的部队——一纵一旅

皮定均带领的第1旅接到的任务,也是全力拖住、迟滞敌军,使他们在3日之内无法判断中原军区主力的行动方向,在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自行突围。6月26日,敌人发现中原军区主力正在向西移动,以数万兵力兵分三路向第1旅阵地发动进攻。第1旅的战士们利用野战工事,死死地拖住了敌人。下午皮定均收到主力已经过了平汉铁路的电报,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

26日晚上,天降大雨。皮定均指挥军队藏在距离阵地不远的刘家冲,第二天敌人并没有仔细检查,一路向西去。皮定均带领着第1旅与主力背道而驰,孤军转战24昼夜,横跨鄂豫皖三省,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行程2000余里,除掉队、失散、伤亡2000余人,以三个团的5000人的完整编制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