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中国百年屈辱史

2025-08-14 23:42 来源:尚腻网 点击:

中国百年屈辱史

#文章首发挑战赛#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多难才可兴邦。可是在1840年到1949年华夏却遭受了近百年的苦难和屈辱,这一段历史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华夏子孙的脑海中。那是最痛苦和最苦难的日子,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时期

第一、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此次战争以大清失败英国取胜结束,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

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对法国人的家产、财货,中国政府负责保护,中国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鸦片战争就是因为英法美工业革命后,他们需要大量的殖民地倾销他们的产品,而中国和一些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却闭关锁国工业和军事都落后的这些国家,就成为了帝国主义贪婪侵占掠夺的对象

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此次战争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并火烧了圆明园。战争中沙俄以出兵"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共签订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导致大片中国领土被切割,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三、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这场战争双方基本持平,结果导致大清恭亲王奕和法国费里内阁倒台。双方签订《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

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四,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成功实现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随着国家实力渐渐强大,他们就把目光描线向了中国,借战争达到掠夺的目的达到他们自己国家日益强大的目的

中日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北洋水师覆灭,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中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条约还约定了一系列其他不平等的条件。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大清帝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1894年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并大清帝国。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

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共同组成联军进入北京,西太后携光绪西逃,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赔偿4.5亿白银(每个中国人赔一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第六,日本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国际环境,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如果从1840到1945日本投降,列强给中国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回望那段百年的耻辱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是深深的烙印。

中国近百年屈辱史让我们深刻反思

第一,必须所有人团结

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建立,但中国很快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孙中山先生也曾多次提到中国人像“一盘散沙”。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遭遇亡国灭种的危险,最终才达到空前的团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把日寇赶出中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第二,、要学习西方国家好的东西。

在历史上,中国很长时间都看不上其他国家,觉得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不过中国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但是晚清时期不同,当时清朝已经大幅落后西方国家,却浑然不知,自以为还是“天朝上国”。

即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当时的清政府却还是没被打醒,甚至觉得那些权益是赏赐给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洋人。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堂堂的清朝皇室被迫西逃,这时清政府才意识到洋人的厉害。

于是,清政府下决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办起了“洋务运动”,兴建了一大批近代工矿业和海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更何况当时西方国家都已经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中国却还只是简单的手工业,这也造成了清朝军队面对列强时不堪一击。

所以,我们要想强大必须要睁眼看世界,尤其是世界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更应该融入世界的大家庭,对国际局势也要深入了解。

多学习人家好的地方,取来为我们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近代百年屈辱史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从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到后来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中国遭受了太多的磨难,也损失了太多的权益,深刻地领会了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受人欺侮,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力,弱国无外交。

所以,中国一定要强大,也一定会强大,如今中华民族再次屹立在东方之巅就是一个证明。加强人民素质,努力建设经济,加强军事国防建设,中国人最重要的就是团结,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日益强大,再也不要重捣百年屈辱的覆辙,中华民族的强大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我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