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影视 > 正文

​《中庸》之好学近乎知

2024-10-28 19:25 来源:尚腻网 点击:

《中庸》之好学近乎知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知斯三者,也之所以修身,之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好学:真的喜欢学习,学对知识,在实践中检验。

知:智慧,真正的知道。

力行:竭尽全力去做,把力量用到极致的去做。

仁: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言也讱,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

知耻:认知的高度,真正认识到,认知没有达到就不知道是耻辱。

《大学》里面讲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怎么修?怎么治?怎么平天下?《大学》里没有说。在《中庸》里,说了怎么做。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是孔子的亲孙子。孔子在《论语》里面没有说的话,子思整理到《中庸》里了。

好学近乎知,首先必须学对,学正确的知识,需要动态的理解。

知就是真正知道,格物致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知,就是对所有的事情真正的知道。全面客观的了解事物。

仁,必须有第二个人才能称“仁”,与人合作,攻克自己,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别人去做,自己要想达成就先帮助别人达成。说话谨慎,不要轻易说出口。

力行,真的尽力了吗?必须尽力去做,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够做到力行。认知达不到的时候,力行只是低层次的力行。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包括四书五经,都是好的。但是,如果沉迷五经,消耗大量时间,也学不透。会越学越偏。没有高智慧的人,还是先走出五经。能够把四书学好就不会走偏。看问题会更容易看明白些。

“知耻近乎勇”,知道耻辱才有勇气崛起。中庸代表做事情能够做到最合适。做事情做到黄金分割点,做的合适叫勇气。做过了就是鲁莽,做的不够是懦弱。这三点认知要到,如果认知不到,做事情就不算勇。认知一定要到,认知到,才能够做到。

因为不知道做这件事是不好的,没有知道耻,就是认知没有达到。

程颐程颢,二程是洛学,张载是官学,周敦颐是濂学。朱熹是理学。

张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王安石变法,看中张栻的学识。范仲淹给张栻一本书—《中庸》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因何出名?当时朱熹找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就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就“未发”和“已发”展开讨论。轰动全国。岳麓书院从此出名。

毛泽东心之力原文,很多引用是四书原文。

好学,力行,勇,知道这三点的关系,就知道怎么修身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修原意是装饰修饰,穿衣打扮都是修。使之变美。学完四书,面部表情就会发生变化。

修还有修正意思。人都有私心,心里面都需要修正,在明明德,就是在修,

修还有高大的意思,个子修长。

人都有人心惟危道心唯微,把道心修大,就不会把事情做错。

修还有修剪的意思。敢不敢对自己的缺点下狠手去改正。

修还有知识和品行的修炼。

在修的时候,要知道这三项,才能够修身。

知所以治人,治有治理的意思,治人不仅包括整治,修改,在治人的过程中,从人性出发。

现在人们不快乐。因为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别人有豪车,自己也想要,别人有豪宅,自己也想要,欲望强烈。得不到满足,就不快乐。过去大家都是不富裕的时候,反而很快乐。

夏商周是用礼来管理人的。

向内求,找到自己的天命,天命之谓性,如果用天赋去做事,瞬间能力可以放大100倍。

“人心惟危道心唯微”,人心都是危险的。学习就是为了修道心,把道心修大,走的才是正道。一旦道心有了,做事才能成。

“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在都在想怎样挣大钱,怎样做的更好,怎样把公司经营好?怎样让自己更值钱?怎样快速挣到更多钱?

《大学》里面有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中庸》里讲,怎样做可以挣到大钱?怎样自己更值钱?

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