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杂谈 > 正文

​中文维基百科对大清河的介绍

2024-10-30 13:33 来源:尚腻网 点击:

中文维基百科对大清河的介绍

大清河又称北沙河盐河,是大汶河下游戴村坝至东平湖段的称呼,该河段起自山东省东平县彭集街道南城子村北侧的戴村坝,由东到西流经东平街道、彭集街道、州城街道、老湖镇在马口村流入东平湖,全长37.7公里。该河流为东平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也是东平湖的主要补水河流。位于大清河起始位置的戴村坝有“北方都江堰”之称,为汶河与大清河的分界标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傍晚的大清河南畔,摄于流泽漫水桥附近。作者Ngguls@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目录

1. 名称2. 历史沿革3. 水文与水系4. 水利及堤防5. 注释6. 参考资料

戴村坝附近的大清河。作者Ngguls@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名称

华夏“四渎”之一的济水的下游别称大清河,今东平县的大清河的名称来源于此,但今大清河历史上为济水支流而非济水故道。南宋时期,黄河夺淮入海,汶水成为济水的主要补水来源,汶水下游因此亦被称作大清河。大清河历史上也被叫做北沙河,大清河的下游亦叫盐河,得名于以往运盐船只多经过此河道。

历史沿革

今大清河河道并非古汶河下游河道。成书于秦汉时期的《水经》中称汶水自章县(在今东平县鄣城村)一直向西南流,在安民亭(在今梁山县小安山镇)注入济水。据郦道元《水经注》,大汶河在桃乡分为四股。据清代学者蒋作锦考证,四股水中最北的一股(右汶)西流入济水,大致为今小清河;次北的一支在寿张故城东汇集为湖泊后注入济水,为龙拱河(今龙宫河)。

今天的大清河水道大致为汶水右岸支流漆沟的故道。漆沟发源于无盐城东北的阜山,向西流注入长直沟,长直沟则分成两股,一股直接注入济水、一股注入右汶。北宋咸平年间,黄河屡次决口,黄河的泥沙使得右汶入济水处淤塞,地势抬高,汶水分为两支,一支在州城城东夺取了漆沟故道下游入济、一支绕州城南,两条河在马口合流。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在戴村北筑戴村坝以拦截西流汶水,大汶河在戴村坝一分为二,水小时顺坝南趋进入小汶河以接济大运河、水大时则漫坝而西。大坝筑成之后,漫过戴村坝的汶水在龙崮西北夺取了漆沟上游河道,漆沟河道至此全部被汶水夺占,形成了今大清河河道。为相区别,原右汶故道至州城城南的河道后来被称南沙河或小清河,汶水夺取漆沟后的水道称北沙河或大清河。汶水夺漆后,原汶水下游的小清河、龙宫河水量减少,名存实涸。20世纪中期之后小汶河、小清河入水口先后被堵截,大清河成为汶河下游唯一水道。

水文与水系

1971年东平县大清河卫星地图,美国地质调查局卫星拍摄,属于公有领域

大清河大致自东向西流。大清河从戴村坝开始,向西偏南流经南城子村北、北城子村南、孟寨村南、吴庄村南,在龙崮村折向西北,在后亭村和无盐村之间又折向西,经过尚流泽村北、李范村南、陈流泽北,在马流泽北转向西偏南,经过孙流泽、古台寺、鲁屯等村后,在大牛村转向西偏北,途径马庄村、路口村、单楼村、王台村,最终在州城街道马口村注入东平湖。

大清河河水流量受季节影响,汛期时流量约为1000立方米/秒,春冬时节流量通常在200立方米/秒以下。大清河为平原河道,河道宽400米至500米,河床比降为0.34‰。

大清河的主要支流为汇河和跃进河,均在右岸(北岸)注入。汇河为大清河最大的支流,在戴村坝以西、黄徐庄村南注入。跃进河在老湖镇王台村以南的王台闸注入大清河。1946年之前,大清河左岸有小汶河、龙宫河、小清河等岔流。龙宫河自戴村分出,汇入小清河;小清河则自龙崮分出,与龙宫河合流后于马口村再度汇入大清河。1946年后,小汶河、龙宫河、小清河入水口和位于马口的小清河出水口先后被堵截废除。

交通

远处为流泽大桥,近处为已经废弃的流泽漫水桥。作者Ngguls@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济广高速、105国道、243省道跨过大清河,并分别在河面上设有大清河大桥、流泽大桥和王台大桥。在戴村坝附近的南北城子村之间还有一座漫水桥。

水利及堤防

冬季的戴村坝。作者Huanokinhejo@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大清河两岸筑有高5米,宽6米的防洪堤,北堤东起韩山、西至王台桥,长17.8公里;南堤东起戴村坝、西至入湖口,长20公里。河北岸戴村坝至无盐村因地势较高而无河堤。

大清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为戴村坝,戴村坝最初的作用是引汶水经小汶河接济大运河,同时拦截西流的汶水,减少大清河水量以防止大清河泛滥成灾。清末之后运河淤废、海运兴起,戴村坝失去济运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废除了小汶河河道,戴村坝如今主要承担拦截汶河上游来沙、缓流、控制下游水位的功能。1992年戴村坝列入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清河两岸有众多的引水工程,用于提供农业及生活用水。

参考资料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河湖大典·黄河卷》.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 978-7-5170-1937-4.东平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东平名胜古迹》. 1999-12.东平湖管理局. 《东平湖志》 1991-2005.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4-12. ISBN 978-7-5509-0975-5.东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东平县地名志》. 1993-05.东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东平县地图册》. 1993.彭集镇志编纂委员会. 《彭集镇志》 . 山东地图出版社. 2001-12. ISBN 7-80532-516-2.郦道元. 《水經注》蔣作錦. 《東原攷古錄》

版权

本文章全文来自中文维基百科“大清河(大汶河下游段)”条目,原文依照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BY-SA 3.0)条款提供。原文主编为中文维基百科编者Nggu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