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杂谈 > 正文

​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数学家-华罗庚

2024-10-31 08:49 来源:尚腻网 点击:

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数学家-华罗庚

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他发明的“优选法和统筹法”曾风靡中国;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

1910年11月12日,在江苏常州金坛区的一个小商贩家中,华罗庚便诞生于此。看到儿子的降生,已经四十岁的父亲喜出望外,为儿子取名华罗庚。

华罗庚自幼家境贫寒,仅靠父亲打理一间小杂货铺勉强度日。尽管生活艰难。但父亲还是竭尽全力地把华罗庚送到学校读书。

幼年时候的华罗庚求学之路非常坎坷,小时候的华罗庚行动迟缓,口齿也不利索,于是被同学嘲笑为“罗呆子”。学习成绩也是差强人意,甚至连小学的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1922年,12岁的华罗庚勉强从小学毕业,并进入到了县里边的一所中学学习。在各个学习科目都非常糟糕的情况下,华罗庚的数学老师却发现了他的数学才能,在数学老师的细心栽培下,华罗庚的各科成绩都慢慢有了起色,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1925年,华罗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初中学业。然而,此时的华罗庚家里已经拿不出钱来供他上高中了。于是,华罗庚便进入了一所学费很低的职业学校读书。可即使如此,华罗庚也仅读了一年,就因付不起学费而无奈中途退学。

华罗庚退学回家后,开始帮父亲料理杂货铺,但华罗庚并没有放弃读书。他会利用空闲时间继续苦读。接下来的几年,华罗庚用业余时间把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全部学完了。

1929年,不幸再次降临,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虽因医治及时而大难不死,但左腿却落下终身残疾。

193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华罗庚发表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顿时轰动了数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看到了华罗庚的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于是不顾众人劝阻,破格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

进入清华大学后,华罗庚学完了全部的数学课程。并自学了英、法、德、日文,同时还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1934年,由于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出色成绩,被破格提升为讲师。

1936年,在数学家诺伯特·维纳的引荐下,华罗庚获得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机会,跟随数学家哈代继续钻研数学。就这样,华罗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诸多荣誉,华罗庚也因此被誉为“剑桥的光荣”。

1937年,不顾导师和挽留,华罗庚毅然决然地返回祖国。回国后,华罗庚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9年~1941年,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华罗庚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发表了20多篇数学论文,其中就包括《堆垒素数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数学著作。

1946年,华罗庚应邀到多个国家讲学,并在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教授,留校担任数学讲师。

1950年,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华罗庚决定返回祖国。在回国之前,华罗庚给中国留美学生公开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的著名爱国话语。然后,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携妻带子返回了祖国。之后回到了清华园,回国后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任数学系主任一职。

1952年7月,华罗庚被任命为数学研究所所长,这是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一个机构,华罗庚主要负责研究所的科研和发展工作。

1955年,华罗庚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为了将数学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到一起。华罗庚创造性地发明了“优选法和统筹法”,并亲自带队到全国各地去推广,为当时的国内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3年,华罗庚应邀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讲学。讲学期间,华罗庚被推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4年4月,华罗庚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的荣誉,他是首位获此殊荣中国人。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东京大学做主题演讲的时候,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不治身亡。享年75岁。

回顾华罗庚的一生,这位数学领域中的佼佼者,不仅在国际数学界名称斐然,也为国内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将数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益。虽然斯人已逝,但华罗庚顽强的意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对华罗庚的看法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